2025年6月3日至6日,由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主办、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党校南宁分校(广西大学)承办,米兰国际,米兰(中国)协办的广西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在广西大学顺利举办。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陈赐军、广西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李道洋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米兰国际,米兰(中国)副院长徐华主持开班仪式。来自全区各高校的100名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通过专题教学、现场观摩、经验分享、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探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注入新动能。

开班仪式现场
本次培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四强”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建“五基三化”巩固年要求等主题展开。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党校南宁分校精心设计课程,一方面聚焦党建理论前沿与实务创新,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教学;另一方面立足实践标杆引领,邀请广西大学、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南宁学院等全国样板党支部代表,围绕支部建设、党员发展、服务师生等主题分享工作经验,形成“理论奠基+实践赋能”的立体化培养模式,助力学员夯实理论基础、明晰工作方向。
专题讲座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陈铭彬
作《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专题教学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郑嘉利
作《生成式AI在学生党支部工作中的应用》专题教学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文史教研部主任张忠友
作《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的思考——兼谈落实基层党建“五基三化”巩固年活动有关要求》专题教学
本次培训专题授课干货满满、亮点频出,陈铭彬研究员以深厚学识与独到见解,深入剖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学员筑牢思想根基;郑嘉利教授紧跟时代步伐,探讨生成式AI在学生党支部工作中的应用场景,为党建工作插上科技翅膀;张忠友教授则围绕“四强”党支部建设及基层党建“五基三化”巩固年活动要求,分享深刻思考与宝贵经验。三位专家倾囊相授,为学员们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党建工作创新迈向新高度。
经验分享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徐俊华作工作经验分享

广西高职院校中首个通过验收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黄小钊作工作经验分享

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南宁学院商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田爽作工作经验分享
在此次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经验分享中,三位书记各展风采。徐俊华创新“七抓七有力”党建工作体系,从思想、组织等多方面发力,有效提升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黄小钊带领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党支部,以党建带团建,激发青年活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田爽在南宁学院商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着重组织架构完善与党员教育管理,打造出样板典范。他们的经验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现场教学

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代表作经验分享

参观广西大学海洋科教馆

参观土木工程大型结构实验平台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感受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在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海洋科教馆、土木工程大型结构实验平台,实地观摩“党建+学科建设”创新成果。
分组研讨

第一组分组研讨

第二组分组研讨

第三组分组研讨

第四组分组研讨

第五组分组研讨

第六组分组研讨

第七组分组研讨
分组讨论中,各学生党支部书记聚焦党员发展、群众服务、学业促进展开深入交流。在党员发展方面,多支部创新“双轨培养”机制,严把入口关与质量关;群众服务环节,各支部通过精准对接需求,打造“党建+志愿”特色品牌;学业促进领域,以党建引领学风建设,组建党员帮扶小组,搭建科研实践平台。要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强化党员示范作用,构建标准化与特色化并重的支部建设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党建实效。
结业仪式
为期三天的广西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圆满结束,结业仪式上,米兰国际,米兰(中国)副院长徐华发表总结讲话。他对学员们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着重指出,要将培训所学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他强调,结业绝非终点,而是崭新征程的起点,鼓励学员们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全力推动党支部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同时,徐华副院长对学员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持续深化学习,以本次培训为新起点,不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聚力强基固本,紧密结合学院特色与青年实际需求,稳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是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领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服务学生成长、助力学校发展、投身广西建设。
学员感悟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黄洁萍
三天培训,收获颇丰。专家授课如灯塔引路,陈铭彬研究员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精神,张忠友教授分享 “四强” 党支部建设思考,郑嘉利教授讲解 AI 在党支部建设应用,还有三位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经验分享,让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提升。我们深刻认识到高校教师在党建中的使命担当,教师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支部在党建与业务融合方面探索,获评自治区高校“五星级党支部”、广西大学第一批 “一融双高” 项目,深知党建与科研相互促进。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专题体验活动触动心灵,认识到支部建设要融入民族团结教育。小组讨论中,大家积极交流,碰撞出新思路、新方法。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引领,在教学科研发挥先锋作用,创新支部建设,运用新技术理念,为高校党建和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贺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李婷
本次培训让我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党建工作的形态。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我们必须主动地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党建新场景。技术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既要建设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平台,更要注重把握青年成长规律,通过建立党员成长电子档案,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准化的转变。数字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推进的过程中,要大胆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又要始终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学生党支部书记更要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务实担当的作为,推动党建工作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让党的旗帜在新时代高校高高飘扬。

北部湾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王炳
本次培训让我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发展的大局势,特别是教育在其中的核心地位。作为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不仅是学生党员的管理者,更是青年思想引领的排头兵,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培训极大地开拓了我的工作思路。通过观摩和分享,“党建+专业”“党建+志愿服务场馆”“党建+红色资源利用”等鲜活的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党建工作必须与学科、专业、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才能进一步焕发生命力。

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陆铭颖
此次学习我最深刻的感悟是,必须完成从学术思维到实践视角的蜕变。作为教育学背景的新任医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通过培训交流我意识到,唯有扎根医学生成长场景,才能让党建与专业真正共振。比如探索“健康管理+预防医学”双核驱动模式,既要把握公共卫生政策导向,又要精准对接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这种认知转变让我豁然开朗——党建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成为连接专业特色与青年成长的枢纽。未来我将着力构建“医-防-管”三维实践平台,让支部工作既彰显专业厚度,又充满青春温度。

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黄琳婷
此次党建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衷心感谢广西大学的精心组织和专家们的倾囊相授。这次培训就像一座“红色加油站”,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指导性,特别是针对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痛点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在小组讨论中,我们围绕党员发展、品牌建设等议题深入交流,分享了多种创新做法。当我在工作中遇到思维瓶颈时,“AI在党支部工作中的应用”等课程给了我全新启发。我深刻认识到,基层党建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坚守为党育人初心,运用好培训收获,就一定能在青年学子中扎根成长。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做一粒红色的种子,在基层沃土中深耕绽放。

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李汇哲
我们小组总结了各支部在规范组织生活、结合专业特色打造党建品牌方面的亮点,如以党建带动科研和志愿服务,将思想引领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同时,我们也梳理了共性问题:支委身兼多职导致工作压力大、学生党员参与积极性不足、积分考核机制有待优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整合资源,让学生党员主导工作,支部书记统筹协调;二是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三是细化党员发展阶段的考核标准,强化激励措施。我深刻认识到,学生党支部建设既要对标上级要求,又要立足学生实际,今后希望能与各位书记加强交流,共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焕东
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参加本次高校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专题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政治引领是学生党建的首要任务,必须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党员教育全过程。关于AI技术在党建中的应用课程让我掌握了数据安全的本地部署方法,为工作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经验分享环节,各支部的实践案例给了我很大启发:积分制管理激发党员积极性,校企共建促进党建与专业融合,双轨制归档提升材料管理效率。特别是医科、警校、艺术类院校结合专业特色的党建模式,让我看到了工作新思路。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支部建设质量,推动党建工作与专业学习深度融合。这次培训既开阔了视野,也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困惑,让我对做好学生党支部书记充满信心。
